一些杂论和一点《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摘抄
 
对于这类谈论“经验”或者“建议”的书籍我都一直敬而远之,非必要不会主动涉足。这次看这本也是为了扫清kindle里买来没看的书。
原因其一,没有情节,没有线索,甚至连场景也没有的这类书让人没有持续看完的动力(倒是适合随手一翻的碎片时间)。在面对这些直白的经验时,我会更容易变得汲汲而求,我会忍不住去想归纳字里行间然后得出一些东西,这显得太焦虑了。像在拿时间交换等值的回报。如果阅读被强加了太多这些情绪,体验有点糟糕。
其二,这些书都在传达结论,我所能做出的反应无非是赞同或是反对,再多也就是考虑一下反对理由是什么,留给我想象和思考的余裕太少,看完一遍实在像是水过鸭背。而我也不想把看这本书仅仅变成一项摘抄任务。当然,以论者的主题生发出一些想法一篇文章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我现在写的),我想表达这些文章的内容本身难以激起水花。
写到这我又突然想反驳自己前面的说法,一个观点一个想法,更多的理解需要有体会有认识才能碰得到的,阅历经验知识的不同也会引向不同的延伸,这不也正好证明了这些“一”背后可以有的丰富认识吗。所以应该说,对于经验的理解是开放的也是封闭的。
 
这些旁的杂论就打到这里不再乱讲了。这本书在上上星期怀着一点不经意的心情点开,却一下子很吸引我。这十二封给青年的信说是情真意切不为过,没有废语,很多句话点中我这个大青年的痛点,脸上都不禁一红。以为尽是说教,没想到篇篇主题大都有我曾经十分关注的内容,我甚至想过如果早几年在中学时就看了这本书,说不定感触会更深。我本还说不想变成摘抄任务来着(笑),集中摘抄两篇论里的内容,一针见血,民国37年出的书至今看都是值得深思的
 
谈读书: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读书是一个可以寄托心神的玩意,种花是,吉他是,做个菜也是。我常责怪自己让电子产品偷走了时间,我也该问问自己这些时间本是拿来做什么的。在课业的繁重和生活之间没有过渡的东西,我只能在一次次刷亮的屏幕里用刺激来放松神经。
——而对于读什么书,这简直是一个从小学就在苦恼的事情。“适合青少年的十本名著简读书”“提高孩子审美/逻辑/思维能力的三大宝书”“小学生优秀作文一百篇”这些书籍的毒害真的超出我的想象。回想那个时候的自己我就明白其实所有孩子从很小就已经具有审美能力了,我会为优秀作文一百篇最后的那几篇名家选读而深深着迷,但就算是被老师要求着借鉴前面的内容我也看得懂那些范文一点“感觉”也没有。读书有点目的性,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是很重要的。
 
谈升学和选课:
“我此时才知道从前在国内听大家所谈的‘专门’是怎么一回事。中国一般学者的通病就在不重根基而侈谈高远。比方“讲东西文化”的人,可以不通哲学,可以不通文学和美术,可以不通历史,可以不通科学,可以不懂宗教,而信口开河,凭空立说”
“我以为你在中学所打的基本学问的基础还不能算是稳固,还不能使你进一步谈高深专门的学问。至少在大学头一二年中,你须得尽力多选功课,所谓多选功课,自然也有一个限制。贪多而不务得,也是一种毛病。我是说,在你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迁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
“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了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人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 。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人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人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评论
 

© 疯夏不回 | Powered by LOFTER